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母亲的葬礼:勤劳朴实的母亲大人世长辞,享年91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8-03 18:27:52 来源:自媒体 作者:殡葬服务百科

原标题:母亲的葬礼:勤劳朴实的母亲大人世长辞,享年91岁

德高恩重,慈祥善良,勤劳朴实的母亲大人于2016年9月25日上午10时于世长辞,享年91岁。随即用冰棺冷藏停放在灵堂供人瞻仰祭奠。

这几天来,远在外地工作的亲人都先后返回家乡为母亲送最后一程。在深圳的妹妹周素娥,妻子张云芳,女儿周珊珊,女婿沈慧豪,大侄儿周锐,小侄儿周勉,以及女儿珊珊的小舅张祖茂等,都在第一时间赶回家来了。

大嫂刘晓琴,大侄女周辉,侄女婿周正江也从汉中回来了。

忌日当天,我们兄弟妹几个和亲戚家族商量如何办理后事,有的意见一切从简,有的说不能过于简单,最后我提出意见。我想母亲含莘茹苦养育我们,受罪受累一辈子,现在是送她人生的最后一程,葬礼太简朴了我们心里过意不去。最后决定,葬礼要大方得体,庄严隆重。

于是,我们进行了具体分工,包括治丧,守灵,追悼会,总管,发丧等一系列事项都有专人负责。

一是由侄儿周军牵头统揽总管全局,队长周黑全副总管全权负责安排采购,宴席,打墓,发丧等;

二是树枝哥负责内部财务,物品管理等;

三是由树森哥和树兴弟分头报丧通知所有亲戚并请风水阴阳先生念经;

四是由家门户族部分哥嫂侄儿侄女负责亲戚及客人接待;

五是由我组织人力布置灵堂,搭建灵院,并在周家湾村广场设置追悼大会现场和丧宴场地。

为使灵堂灵院呈现庄严肃目,陕西第四监狱的老领导孟世和夫妇,专门去汉中定制了大型彩绘条幅,横额为“德高恩重,慈祥善良,勤劳朴素的母亲大人安息”,左边条幅为“门外松柏动哀情”,右边条幅为“窗前秋菊含孝意”。

灵堂门前悬掛着母亲大人的巨幅彩色遗像;灵院左右两边,用五艳六色的彩纸编制了两幅巨型金银钱串彩带腾空悬掛,寓意招财进宝;灵院大门,由张桂义老表组织人力去周边采摘松柏枝叶扎成绿色彩门,并在正反两面张贴两幅巨型对联。上联为“鹤驾已随云影杳”,下联为“鹃声犹带月光寒”;灵院四周插满彩旗,楼顶安装了两个高音喇叭,适时播放着哀乐和颂扬母亲的歌曲及秦腔哭音戏曲。

追悼大会设置在周家湾广场舞台,舞台中央安放着母亲大人的巨幅彩色遗像,左右两边壁柱上张贴着白底黑色的巨型对联。上联为“悲声难挽流云住”,下联为“哭音相随仙鹤飞”。

忌日的次日早上,由周边村的风水阴阳大师陈明珠所带团队一行七人开始念经,按照当地的习俗,连续念经三天三夜。在念经的同时,我们这些孝男孝女们要轮流守灵跪拜。

在安排孝男孝女时,原来计划就我们兄弟妹及其子女即可,但家族人员都要求参加,最后扩大到整个家族有数十人之多。

为了使葬礼办得隆重热烈,除念经之外,我们又专门请来一支管弦乐队为母亲送行。

从忌日开始,前来悼念的亲戚朋友手持花圈,络绎不绝,我在深圳和东北的几十名战友惊悉母亲仙逝,不远千里送来花圈表示哀悼;树森哥的几位邻村战友也闻讯前来悼念;正值城固县召开换届大会的县四套班子(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成员,也利用会议间隙前来悼念。

为了尊重前来悼念的人们,我们把送来的200多个花圈依序摆放在追悼会广场周围供人鉴仰。依照经师安排,除念经之外,还有系列法事活动,如“取水,跑桥”等。

所谓“取水”,就是要孝男孝女手挚孝杖花圈彩旗,总共数十人列队成行,前面由经师引导,后面由乐队伴奏压阵,一边吹拉弹唱,一边颂念经文,到周边三个村子取三口井里的井水,供出殡前夜“跑桥”使用。

每到一个村子的井口,用绳子吊一瓶子下井盛水上来,然后倒入一个水壶收集起来带回家中备用。每到一村取水都要跪拜奏乐念经。

所谓“跑桥”,就是用桌椅搭成一座桥型,在桥的两边扶杆上面全部插上点燃的红色腊烛,用一只红色公鸡放在桥梁人为缓慢移动。

此时几位经师中的其中一位大声颂经,声调悲壮凄惨,伤心至极,令在场人无不声泪俱下;另一经师在一根竹杆两端捆挷两个纸质圆球,并要求一名孝子(树兴弟)站其身后,此时沾上煤油点燃上下飞舞,以烧着孝子衣物为目的,寓意为烧掉“晦气”,是为了后辈人更加吉利幸福。

在“跑桥”的过程中,由乐队主持指挥,长子树森哥手捧祖先牌位在前,我捧母亲遗像跟随,树兴弟手端已故父亲牌位随后,其他孝男孝女紧跟其后。

主持人要把母亲一生养育我们所受苦累,一一道来,并要子女们做出敬仰谢恩回应。主持人在整个仪式过程中,言辞悲壮,声情并茂,催人泪下,在场所有人员无不动容。

另外,所有孝男孝女在仪式前,先要集体在母亲灵堂跪拜,然后围绕桥型烛光萤火,人手一枝鲜花,在经师带领下,缓缓默哀前行,经师颂唱一段经书后,大家一齐跪拜,这样循环往返进行多次。

在敬拜佛祖之后,再将先前取回的“圣水”像征性地撒点在所有孝男孝女的身上,表示吉祥如意。

还有在“跑桥”前期,当载有公鸡的桥头移动到指定的方位时,经师接过红公鸡,刺破鸡冠,拔取鸡背上的羽毛,沾点鸡血,一边唱颂经书,一边将鸡毛贴在灵堂前供桌上的佛像和神童神女额头,以示敬仰。

整个活动场面非常肃目庄重!为了保障丧宴质量,我们聘请了城固县原公镇被当地誉为“四大名厨 ”专门制作宴席。

由于宴席规模较大,厨师们需提前一天到达准备,在出殡前一天下午动手,通宵制作,直到完成所有宴会上用的饭菜。宴席原计划50台,由于宾客太多,后来增加到65台。

这么大的席口场面仅帮忙就达数十人。我们村里有个习俗,不论谁家过婚丧大事,全村男女老少,只要是能干点事的,都来帮忙,吃喝主人家全供。所以,从母亲去世之日算起,每天三餐,每餐约10台,连续七天。

2016年10月2日,这是经师选定出殡的吉日。

在念经祭拜的七天时间里,秋雨连绵,暗无天日。前来祭典的人们都说,苍天也为老人家哭泣落泪。

为使祭典活动正常进行,我们购买了几块大型塑料雨布,在院子搭起雨蓬,整个院落遮盖严实,丝亳不受天气影响;为怕下雨把花圈淋坏,又买来几卷塑料透明薄膜,把广场四周的花圈全部围上,保障花圈清洁完好。

但到了出殡的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参加出殡的人们都说,这是老天对平时老人行善积德的回报。

正式出殡时间为中午12点整进行。上午八点开始“腾棺”。在母亲刚一辞世时刻,趁着遗体尚在柔软之时,按照当地习俗,就要把早年准备好的“老衣”,先由长子树森哥一件一件套穿身上,然后再给母亲穿在身上,外面再穿一件红色琴袍。

母亲生前两衣柜衣物和其他用品,装满两辆三轮车,运到村前十字路口烧后带到天堂去了。

所谓“腾棺”,就是把母亲的遗体从“冰棺”移入正式的棺材。

按照家乡习俗,老年人的棺材要在本人生前做好备用。母亲的棺材我们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购置做好的。当时物价便宜,大米三毛钱一斤,“三三箱”(即棺墙两边各三块板,每块厚度三寸五,棺盖三块板,每块四寸五,棺底材质可薄一些)的柏木材质,柏树木质坚硬,生长缓慢,一棵一尺直径大小的柏树,据说要生长数百年。在我们家乡,这样大的柏树已经很难见到了。

那时我还在东北当兵,每月工资52元钱,利用回家探亲的时间,专门去当地北山的双溪南沟采购。买此棺材仅花186元,也就是当时600斤大米的价钱。人们都说,偌是现时购置,市值可达万元以上。

腾棺完毕,已经是上午10点,也正是召开追悼大会的时辰。按照仪程,追悼会由乐队主持人主持。

首先由长子树森哥致悼词,然后由堂兄树枝代表家族致辞。在召开追悼会的时刻,丧宴也同时举行,保障中午12时准点出殡发丧。

由于棺材太重,总管按排了16个身强力壮的棒小伙,用上下左右两层绳索挷成“牛子”,分散受力进行肩抬。

出殡时,棺材用红绫覆盖,棺材两边各用一条约三十多米长的白绫拉纤,由几十名孝男孝女排成两行背负缓行。

出殡队伍前面由管弦乐队开路,随后由长子树森哥头顶“孝盆”,我手捧母亲遗像,树兴弟抱着母亲灵位,素娥抱着孝男孝女待从,周锐手持招魂幡引路,经师乐队压后。

凡是送葬人员每人都手持花圈前往墓地。送葬队伍从村里一直连延到墓地,长约千米,有数百人之众。

母亲是与父亲合葬,因此两口棺材要紧靠相连,最后将坟墓合为一体,为日后立碑做好准备。

因此下放棺材时要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坍塌危险。下棺前,经师先要颂唱经文,并要用罗盘调整好棺材朝向和方位,头枕天台山,脚登胥水河,丝毫不能错。

下棺后,在没填埋黄土之前,我们兄弟妹等人,要背朝墓地,撩起后面衣襟,接受经师撒向坟墓的五谷食粮及金银财宝(硬币),传说是谁接的这些东西多,谁受先祖的恩赐就越多。

接着是修筑坟墓,用原来开挖出的黄土,填埋堆成一个小山丘,并在坟前摆上蒸馍水果等贡品,所有送葬人员一一叩头祭拜。

现场的花圈花篮由指定专人在坟头火化归天。

安葬后的当晚,要请所有前来帮忙的村民及家族亲友举行答谢宴会,会后每人赠送一份礼物作为答谢。

慈祥的母亲已经入土为安!但您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母亲大人——我们永远怀念您!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